返回

陛下别装了,您登基三月灭了十国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章:不要说是一个俞大猷,即便是当今天子,即便是当今天子,我亦视为掌上玩物!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乾清宫里,朱翊钧训斥着高拱,在听到鞑靼人和董忽力南下的消息后,朱翊钧看向内阁次辅张居正道:“老师,你知道鞑靼兵临山海关吗?”
    张居正听到朱翊钧的话后,打了一个寒颤道:“陛下,臣,不曾知晓。”
    张居正说完此话之后看向高拱道:“首辅大人,鞑靼和董忽力几时到的山海关?”
    高拱道:“我也是昨日刚刚接到的山海关军情,正在拨调兵马。”
    大殿之中,跪在地上的冯保突然高呼道:“陛下,罪徒愿意将功赎罪,罪徒愿意将功赎罪……”
    朱翊钧豁然转头看向了冯保。
    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,现在知道害怕了?
    晚了!
    给太后吹风点火,惩治朕的时候,不见你如此畏惧?
    现在被凌迟,太后也保不下你的时候,你来求饶了?
    你当朕的旨意是三岁小孩的玩笑不成?
    “来人呐!”
    “喏!”
    “拖出去!”
    “遵旨!”
    陛下饶命啊……
    陛下饶命啊……
    冯保被大内侍卫拖了出去,午门外凌迟处死,抄没家产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冯保被推出午门的时候,曹正淳正在午门外憨态可掬,冯保被五花大绑推出午门的时候,曹正淳来到了冯保的面前。
    “冯公公,这是怎么闹得?怎么还上了刑具?”
    “曹正淳,你陷害我!是你布下的圈套!你带着陛下出宫游玩,故意让我知道,故意让我告诉太后,置我于死地!”
    曹正淳听着冯保的话,笑道:“不错,就是我透露出去的风声,但是,我可没有让冯公公去禀报太后,没有让冯公公去联络张居正,训诫天子……”
    “一切都是冯公公咎由自取……”
    “冯公公,太后还能庇护你吗?”
    曹正淳说完此话之后,冯保想到慈宁宫的太监全部被罢黜,宫女全部被驱逐出宫,这是对太后的警告,太后都已经自身难保了,如何还能庇护于他?
    冯保叹了口气,闭上眼,任由大内侍卫推着,踉跄前行,此时此刻,他已经接受了命运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京城百花楼,一众莺莺燕燕浓妆淡抹的歌姬楼上楼下的走动。
    酒盏的碰撞声,淫荡的笑声。
    男人们调戏声充斥在百花楼里。
    二楼的厢房里,几个自诩风流雅士的中年男人正在对饮相互吹嘘。
    “朝堂之中,若论刚正不阿,李大人首屈一指!”
    主位之人受到吹捧,摆手道:“兄台抬举了,李某何德何能,敢称首屈一指?”
    “哈哈,俞大猷贪墨,满朝文武皆不敢言,只有李兄仗义执言,将俞大猷免官,若不是因为兵部尚书王崇古庇护,俞大猷恐怕要被问斩!”
    “此一案,李兄名扬天下啊!”
    百花楼里喝酒之人,赫然是御史台的一群官吏,主位之人正是攻讦俞大猷的八府巡按李良辰,李良辰此人是苏州人,嘉靖三十一年进士,江南党领袖之一,同浙党、楚党、齐党、秦党、淮党分庭抗礼……
    李良辰喝着酒,意气风发。
    俞大猷此人威名远播,他凭借一己之力,将四大名将之一的俞大猷攻讦入狱,何等风光?
    李良辰又喝了两杯酒,有些飘飘然:“不要说是一个俞大猷,就是高拱张居正,我亦不放在眼中?即便是当今天子,我亦视为掌上玩物!”
    另外几名江南士大夫吹捧道:“李大人功高盖世,乃是我大明之脊梁,若没有了李大人这样的人,大明早就分崩离析了,土木堡的时候,就亡国了”
    阁楼外,一名看似无意路过的才子,记录着几人所说的话,无意中撩起衣襟的时候,露出了西厂的腰牌。
    “真是好大的口气,竟然视陛下为掌中玩物,这是狂妄到了何等地步?”
    这名西厂密探记录着这些江南士大夫的狂言……
    李良辰在雅间里哈哈大笑道:“你们等着,等我明天就写一份奏折,告诫当今天子,十岁稚童称天子,当礼贤下士!”
    “李兄厉害,当今天子年少,应该拜李兄为师!”
    “哈哈哈!四大名将,都是一群匹夫,俞大猷只是被免官,你看着明天我弹劾戚继光,弹劾李成梁,弹劾谭纶,把这群莽夫弹劾下去,让他们知道知道江南士大夫的厉害!”
    李良辰弹劾俞大猷,并不是因为俞大猷贪墨,俞大猷只是一个无辜的靶子,李良辰乃江南士大夫的首领,弹劾俞大猷,只为一举扬名!
    在朝堂之中为江南党立威,让其他势力不敢小视江南党,拉拢其他官员加入江南党!
    雅阁之中,意气风发的李良辰谈古论今,把徐阶张居正贬得一无是处,把当今天子贬成提线木偶,所有的事情,皆由内阁掌控……
    西厂密探将李良辰的话一一记录在案。
    当李良辰和这群江南士大夫醉酒之后,西厂密探悄悄的离开了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乾清宫里。
    朱翊钧痛骂了高拱和张居正后,火气终于消散了不少。
    高拱和张居正如同醍醐灌顶一般,清醒了不少,立刻派人把内阁里所有的奏折,全部抬到了乾清宫,事无巨细,全部在此。
    他们已经意识到,天子的皇权意识已经觉醒,他们再也不能把天子当做稚童了。
    乾清宫里,朱翊钧喝了一盏莲子羹后,开始翻阅锦衣卫指挥使送入内阁的八百里加急。
    镇守山海关的总督是李成梁李如松父子……
    高拱和张居正见到陛下神情已经缓和,终于松了一口气,万幸啊,若是陛下一怒之下,罢免了他们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的官职,他们也是无计可施!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奏折太多,近千份奏折,朱翊钧看了十几本之后,便感觉疲倦了。
    这个高拱和张居正做个首辅和次辅,也不容易。
    “来人呐,给两位爱卿赐座,安排午膳,让两位爱卿在乾清宫里批阅奏折吧。”
    朱翊钧不再批阅奏折。
    不是他不想批,而是这些奏折太他妈多了!
    一千多份奏折,摞得跟个小山一样。
    这要一卷一卷的批阅,得批到猴年马月去!
    “臣叩谢陛下信任!”
    高拱和张居正感激涕零,有太监搬上了桌椅书案之后,高拱和张居正的屁股终于坐下了,午膳摆上了后,高拱和张居正吃了一些饭后,开始批阅奏折。
    朱翊钧站起身走出了乾清宫。
    乾清宫外,晴空万里!
    朱翊钧的心情,也是舒畅了许多!
    束缚在身上的枷锁,卸下,一身轻松。
    朱翊钧转头看向乾清宫内批阅奏折的高拱和张居正后,吩咐其他人道:“让其他的内阁成员入宫,一同批阅奏折!”
    “遵旨!”
    朱翊钧走了,怪不得明成祖朱棣要设内阁,全国的奏折堆积如山,如果自己一卷一卷的批阅,哪怕是累吐血,累死,也批阅不完!
    朱翊钧乘坐龙辇,前往了慈庆宫,去皇太后那里吃饭。
    朱翊钧前往慈庆宫的时候,记录着江南士大夫狂言的西厂密探,已经入宫!
    (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