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直播:大收藏家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五章 唐代佛头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宋子龙哪还管全不全?
    就这,他都占了大便宜。
    实际上,哪怕这玩意不值钱,但能发现这种意外惊讶,他也会很高兴。钱对他来说,完全谈不上什么惊喜。
    拍卖公司的人也在恭喜,还问宋子龙,有没有出手的想法,有的话,考虑一下他们拍卖公司。
    这种充满故事的古董,往往是最能在拍卖会上掀起激烈竞拍的存在。
    可以预见,如果拿去拍卖,一定能拍出个高价来。
    然而,宋子龙摆摆手:“拍卖多没意思呀!”
    他没见过钱吗?
    在他眼里,最没价值的就是钱,他每天都要花掉很多。
    至于许老剩下的那些唐三彩,宋子龙全要了。而且,还照顾许老的感受,特意给了一个高价。
    毕竟刚才算是捡漏了一件,人家嘴上没说什么,心里可能不高兴呢!
    “兄弟,还得是你!”宋子龙越来越看重郝运了。
    郝运笑了笑:“其实,稍微仔细一点的人,都能发现问题所在。”
    他这谦虚,让许老嘴角抽了抽。
    这不是说他不够仔细吗?东西在他手上那么多年,可就是没发现那尊骆驼有问题。
    偏偏他反驳不了郝运的话,人家确实没说错。
    重量实在是有点明显,但以前没有特意对比,所以忽略了重量,只是看它不是假的唐三彩,那就足够了。
    宋子龙哈哈一笑,没有再说话,免得变成了嘲讽许老。
    他凑到直播镜头,说道:“既然郝运要做公益,我也插一脚吧!你们商量好做什么,晚点我拿一百万出来。
    大家记住,将直播间的人气值顶到五百万。”
    这也算是帮郝运推一把。
    没办法!总不能给钱郝运吧?人家郝运似乎也不差钱,既然郝运求人气值,他多少能帮上点忙。再怎么说,他也有点粉丝的。
    他这一呼喊,四方向应。
    人气值蹭蹭往上涨。
    一百万对宋子龙来说,不是什么大钱,但能拿出来做好事,也没什么好吐槽的。少数几人在直播间阴阳怪气,已经被管理员给踢出去。
    那种人,不能惯着。
    人家不做好事,你说人家麻木不仁,人家掏钱做好事,你又说人家小气吧啦。总之,别人做什么,他们好像总能找到喷的角度。
    直播间涌现各种建议,关于怎么花那两笔钱的。
    有人说捐给贫困山区学校,也有人说捐给残疾人中心,甚至有说捐给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的。
    真是操了。
    人都还有很多顾不上,你拿钱去救助其他动物?怎么想的呀?
    郝运忍不住说一句:“野生动物暂时不会考虑,国外的也不考虑。”
    国外的人有多惨,管他屁事?
    他这句话,算是定了调,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。
    大家也看不惯那种对自己人吝啬,对外人慷慨的行为。当然,国家政府的做法,或许有他们的考量,他们也没办法改变。
    至于现在有些人把野生动物看得比人都重要,更是嗤之以鼻。
    这时候,其他人的目光,被一枚佛头吸引过去,那位洪先生,以及拍卖公司的人,都在议论。
    “它是我九五年的时候无意间得到的,从风格上看,是唐朝的佛头。”许老开口。
    他也找人看过,几乎都认为是唐代的。
    王川观察一会,小声说道:“老板,我看好像是敲下来的。”
    郝运:“你看到的所有佛头,都是从佛像上敲下来的。以后走走乐山等地,就会发现有很多断头的佛像。”
    佛头是佛像的精髓部分。
    因此,在列强入侵我国的时候,往往就是将佛头锯下来运走,其他部分不要。尤其是小日子,他们国家还是个崇佛的国度,这么干,真的就没有一点顾忌的吗?
    可见,拜佛是真的没用,佛连自己都保不住。
    别说泥菩萨自身难保,石头做的也不还是断头?
    “怎么看是唐代的?”
    郝运:“每个朝代的佛像特征不一样,流行的元素不相同。
    佛造像传入中国后,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几乎完全照搬印度的样式。地理位置越靠近西域的地方,佛陀的形象越接近印度犍陀罗样式。
    但是到了中原内地,从十六国时期到北魏早期开始就具有汉化的改造特征了,至唐开始就完全的本土化了。
    就拿佛头的发式分析,一般分为:水波发、涡卷发、螺发、磨光发髻。
    每一种发式在不同时代出现的频率不一,比如束发式发纹出现最多的是早期十六国、北魏,到后期就很少出现了。
    而螺发则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,十六国未有出现;磨光式发式在十六国时期、北魏,以及南北朝,包括后来的唐代都有出现。
    你们看,那佛头的发式,就是磨光发髻,是唐代佛像的特征之一。”
    此外,唐代的佛像头形饱满,脸颊轮廓富有弹性。佛造像史上从未有过比大唐还雄浑庄严的开脸,时代精神体现的非常彻底。
    而且,发中髻珠开始大量出现,这个珠子的大小其实也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而变化。
    认真研究过各代佛像的人就知道,珠子越大时代越晚,越靠近晚唐以后,宋代出现了非常硕大的髻珠,而之前的北齐罕有出现,而且非常小,北魏更是未闻。
    “所以,那真的是唐代的佛头?值钱吗?”
    郝运想了想:“石佛很难说,而且还是佛头,参考数据更少。
    在国外拍卖市场上,出现过一件唐代石灰石雕菩萨立像,拍出433万美元,也就是两千多万人民币。
    那恐怕是目前石佛的最高价了。”
    如果是鎏金佛像,上亿的都有。石佛的材料,限制了它的价格天花板。至少目前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的。
    单单是一枚佛头,想要拍出一千万以上,难度有点大。
    不过,眼前的这枚,从开脸等特征来看,属于唐代精品。
    说话的同时,郝运也在用系统锁定那枚佛头,进行鉴定。很快,系统给出鉴定结果,让他大吃一惊。
    “许老,这枚佛头,您打算多少出手?”他忍不住问道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