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美食:从农村烧大席开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46 我太爷八十多了,就想走之前吃一次大席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随后的几天,江平意识到国庆节结婚的人要比他想象的还多。
    九月底,又有两家人国庆期间结婚,来请他去烧席。
    这次江平这次是真不想接了。
    “婶子,我一号跟六号都接了活,还都是在外地,真没时间接了。”
    “小江啊,你看一号的结婚,你二号不就回来了,我家四号结婚,不耽误你六号的活,能接的能接的!”
    好家伙,这是一点休息的时间都不给他留啊!
    “婶子真接不了!”
    “小江啊,我太爷他都八十多了,终于看到孙子结婚,现在的愿望就是临走前,吃一顿你做的大席。”
    “村里前几次办席,他都没得去,我带了点菜回去给他吃,他现在天天心心念念都是你做的大席,婶子求你了!”
    江平能咋办,人家都说到这份上了,在拒绝他也不忍心。
    只好咬咬牙接了,大不了,10月份辛苦点。
    但另一家在外地不说,时间还撞了,真接不了,直接拒了。
    就这样,他目前已接的任务也有四个了。
    一号,张老师家的新房办酒。
    四号,本村高老板家儿子结婚。
    六号,万大叔那个砸钱的侄子结婚。
    十号,江学订婚宴。
    这活真是赶到一块去了。
    国庆期间,可不止农村烧席的师傅难约,城市里各大酒店想预约办席都难,基本上都排满了。
    谁叫日子好,大家都赶在国庆结婚。
    ...
    一眨眼明天就十月一号了。
    江平一早起来,就收拾家伙,开车跟张老师一家在城里集合,然后由张老师儿子开他车,一起出发张老师老家:川吉市,头同镇,张家村。
    开车过去,得有四五个小时的路程,还是蛮远的。
    江平一过去就要忙,路上得养好精神,所以由张老师儿子开他车。
    张老师家乔迁宴定了30桌,因为要去外地,工钱给了8000块。
    这个收费标准在烧大席师傅里面算非常高的了。
    江学跟江飞鹏两人知道都是找过他办席的,知道他收费的标准,私下里都暗暗咂舌,他这接一次活,比一般上班的打工仔一个月工资都高。
    而且他一个月还不止接一单。
    也就是他手艺好,收费这么高,还是有人来请他去烧席。
    他之前遇到个同行,那是一家人一起接活,父亲儿子掌勺,妻子儿媳妇帮忙,收费是按照一桌多少钱来算。
    比如主家要定260元,三十桌,那就一次性付7800,剩下的什么都不用主家负责了,他们接活的包办了。
    要是主家自己买食材等东西,就请个师傅回来掌勺,工钱也就在一两千这样子。
    江平虽然收费高,但没有一个差评。
    只要尝到过他手艺的,没有一个人觉得这钱花的不值,反而都觉得,几千块就能请个这水平的师傅回来烧席,真是赚大发了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一行人八点多出发,下午三点多才到头同镇,大家在镇上吃了顿饭,抵达张老师老家,已经四五点了。
    幸好到地方,张老师家的亲戚们靠谱,什么食材,场地都准备好了。
    院子里摆满了洗好的食材,江平都能直接上手开整了。
    “江师傅,我给你收拾个房间,你休息休息,一路上辛苦了。”
    张老师母亲是跟他们一家住的,老家里里外外收拾的非常干净,让人非常有好感。
    见儿子一家请回来的烧席师傅这么年轻,啥话都没说,反而热情的招待他。
    江平在路上无聊一路睡过来的,到地方精神的很,恨不得立马就开始烧菜,身体都睡僵了,活动活动刚好。
    “奶奶别忙活了,我路上睡了一路,一点不累,刚好准备明天的菜。”
    张老师跟他儿子是开车的人,一路开了几个小时,到家脚都有点麻,坐在一边休息。
    见江平是真不累,就随他了。
    张老师妻子在往下搬东西进屋。
    张老师哥哥跟姐姐一大家子都在院子里给江平帮忙。
    一时间屋里热闹的很。
    “江师傅多大,有浩子大吗?”
    浩子是张老师儿子,张浩。
    张浩见大伯聊起他,跟着回了句,“没,江师傅23,我都25了。”
    张浩的新房其实上个月就装修好了,原本他家新房装修好是打算国庆请亲戚们到新房这边看看玩玩,然后酒店摆几桌的。
    但是张亮作为班主任参加了江元凯家的谢师宴,带了些剩菜回来。
    就那么一点剩菜,回来加热一下,满屋飘香,他跟他妈,吃了后惊为天人。
    得知是农村大席后,就打算回老家办席了。
    省得亲戚们大老远还要跑过来,他们一家回老家,请烧大席师傅跟着一起回去,岂不是完美?
    况且这么好吃的菜,他跟他妈只尝到了点剩菜,压根没吃过瘾,要是不吃上一次,那真的天天惦记着。
    所以就是现在这场景了。
  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