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穿越三国,开局收猛将黄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6章 袁术的志向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听了袁术的话,鲁肃和刘晔同时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慌乱,赶紧向袁术行礼。
    “草民鲁肃(刘晔),参见袁州牧!”
    “二位免礼!”袁术伸手将二人虚扶一下,“来人,看座,上茶!”
    “诺!”
    三人分宾主落座,侍女又重新奉上茶。
    “早就听闻临淮鲁子敬,刘子扬乃当今天下青年才俊,正欲前去拜访,怎奈扬州初定,事务繁忙,实在是抽不出时间,故而耽搁!”
    袁术现在扯起这些谎来,脸不红,心不跳。什么事务繁忙,他恐怕是最清闲的一个人。
    当然也可以说忙,现在才刚起床啊!
    不过这话听在鲁肃和刘晔两个年轻人的耳中,却不一样了。
    他们是有一些微名,可是能和扬州牧袁术比吗?扬州牧袁术竟然知道他们,那岂不是说他们的才华是得到认可的。
    如今,袁术的识人之名可不下于许劭呀!
    “袁州牧过奖了,草民岂敢担当青年才俊啊!”鲁肃急忙站起来,向袁术拱手行礼。
    “袁州牧如今已得扬州,不知以后还有何打算?”刘晔向袁术拱了拱手,问道。
    “来了!”袁术心中暗乐。
    这个时期的文士在投奔任何一名诸侯时,都喜欢这样问。
    当然了,乱世之中,他们这些人想要有一番作为,就必须找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主公,否则只能籍籍无名。
    这还是轻的,假如看错,还有性命之忧,比如以前历史中的沮授田丰。
    “我们袁氏四世三公,世代乃是大汉的忠臣。张角叛乱,民不聊生,使社稷危如累卵。虽将其剿灭,可又遇到董卓把持朝纲,欺凌陛下。关东诸侯奋起而反抗,怎奈军和力不齐,最终如鸟兽散。”
    袁术品了一口茶,略微思索了一下。
    “此事也让本州牧认识到,要想击败董卓,救出天子,平息战乱,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,唯有依靠自己。让自己变强,让那野心之辈不敢再拥兵自重。”
    说到这里,袁术站了起来,提起笔蘸了蘸墨汁,奋笔疾书。
    刘晔和鲁肃二人也站了起来,来到袁术的左右,看袁术写字,并轻轻念道:
    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!”
    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,历代流行不衰,展现的是儒家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。
    袁术此时将他剽窃过来,对于鲁肃和刘晔,绝对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!
    写完之后,袁术潇洒地放下笔,望着鲁肃和刘晔震惊的表情,心里感到非常的爽。
    “袁州牧有此志向,乃是天下之幸也!”好半天,鲁肃才醒悟过来,向袁术行了一礼,语气中充满着无限的钦佩。
    刘晔虽为汉室宗亲,可并非汉室的愚忠之人,袁术早就展现出了一个枭雄的本质,也不掩盖自己赤裸裸的野心,而刘晔对此只是钦佩。
    “二位乃是当今天下大才,不知可否助本州牧扫平六合,开万世太平!”
    袁术觉得时机差不多了,于是抛出了橄榄枝。
    “鲁肃(刘晔)参见主公,愿为主公驱驰!”两人同时向袁术行了大礼。
    “哈……”袁术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,将二人扶起,“我得子敬子扬,如鱼得水也!”
    刘大耳的这句话还真是通用啊!
    “主公,这……这是……”刘晔指着袁术桌案上印制的新书问道。
    “此乃新书!”袁术笑了笑,“子扬,子敬,你们都翻看一下!”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“好!”
    两人急忙各拿一本,小心的翻看。
    刚才二人只是看了一下袁术打开的那本《孙子兵法》,当然也只是那一页。
    袁术可是扬州牧,他们在书房之中随便翻看,未经主人许可,在这个时代是极其无礼的行为。
    现在主公袁术同意了,自然是迫不及待。
    鲁肃依旧在看《孙子兵法》,而刘晔拿的是一本《史记》。
    两人如痴如醉,一页一页地翻着。
    “主公,这……这是抄的吗?”
    看着上面工整的字体,以及主公袁术刚刚写的那几行字,刘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。
    “抄?”袁术笑了起来,“子扬,如若本州牧要抄这么多书,估计需要多长时间?”
    袁术指了指自己桌案上所摆的那一本本新书,问道。
    “至少需要十年……可是……”刘晔有些懵了,袁氏文房四宝,才是主公到南阳的时候造出来的呀!
    “这不是抄的!”鲁肃发现了端倪,指了指书中相同的几个字,“子扬,你看这几个字,完全相同,如果抄写,不可能写到这个程度!”
    “子敬说的没错,这些书都是印刷而成,而且每天都能印出几十本!”
    “印出几十本?”这一下鲁肃和刘晔都无法想象了。
    主公桌案上的每一本书,以前那都是要拉几车的。而且要将其刻出来,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。
    现在一本书竟然可以捧在手里,而且一天能够印制出几十本。和竹简比起来,又是那样清晰,这让人如何想象啊?
    “本州牧准备在扬州成立一个扬州书院,广招天下学子。无论出身如何,都可在书院学习,而这些书就是为他们准备的!”
    袁术打算先利用新书招揽一些青年学子来扬州书院,然后再将新书推向市场,这样一来,既得了人才又得了钱财。
    现在地方大了,所需的官员自然多了,整个扬州可有九十多个县呀!最缺的就是这些基层的官员。而这些官员以后的需要还很多,必须自己培养。
    “主公要成立一个书院?”
    “对!”
    袁术点了点头,便将自己的打算向鲁肃和刘晔二人详细说了一遍。
    “主公高瞻远瞩,属下远不及也!”鲁肃向袁术行了一礼,“不过书院的院长属下倒有个人选!”
    扬州书院的院长袁术一直没有好的人选,本来像荆州的庞德公、司马徽、黄承彦等人,非常适合。可是他们早已淡泊名利,是不愿意离开荆州的。将来如果拿下荆州,成立襄阳书院,倒是可以考虑招揽。
    “不知子敬推荐的是何人?”
    “华歆华子鱼!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