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穿越三国,开局收猛将黄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11章 袁术称帝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建安八年,一个崭新的王朝——大唐屹立在大汉的中央。
    而这一年,也被定为大唐开盛元年。
    五月,大唐天子袁术在洛阳进行了登基大典。
    虽然大汉天子刘协还没有退位,朝廷的政权还在幽州,可是这天下已经变了。
    天下只能有一个天子,几乎所有的百姓,都认定这个天子是袁术。
    整个登基大典,场面空前。
    大唐的那些臣子,不但做了《劝进书》,还以大汉天子刘协的身份做了传位诏书,加盖了玉玺。
    洛河边上,专门修建了献玺台。传位的诏书,便刻在献玺台上。
    虽然诏书内容不长,可也清楚的将大汉衰落,民不聊生的罪责加在了刘协的身上,同时,又大肆渲染了洛河献玺,天降祥瑞,指出,袁术乃天命所归。大唐代替大汉,是顺应天命。
    整个登基过程进行了三个时辰,然后大唐天子袁术第一次上朝,大唐朝廷的众臣进行参拜。
    黄门侍郎宣读了大唐天子颁布的第一份员名单。
    这一切结束之后,天也已经黑了。
    袁术累得双腿如灌了铅一般,可是洛阳城中的所有人似乎都不累,都是那么兴奋。
    而大汉天下,其他地方也是如此。
    南中,唐军大营。
    帅帐之中,众将齐聚,一片欢庆的气氛。
    主公袁术在洛阳登基称帝,众人自然非常高兴。
    诸葛亮早已夜观天象,东南方向帝星明亮,毫无疑问,袁术天命所归,因此,他心中没有任何纠结。
    而且,大军统帅赵云,骠骑大将军,军师诸葛亮,工部尚书,全都是一品大吏,他们怎能不高兴呢?
    大将马超、吴班、吴懿,也都是四品的杂号将军。
    不要看这些是杂号,可作为武将,有多少人一生都得不到将军的封号。
    马超的祖先,伏波将军马援也是杂号将军。
    得到了封赏,那自然是立功心切了。
    “将军,军师,我们现在是否该出兵了!”马超已经有些急不可待。
    南中地形复杂,又到了冬天,因此,他们才没有进兵。
    春暖花开之后,本来要出兵,可是主公的登基大典又快要到了,因此,继续按兵不动。
    因为在这个时候动刀动枪,流血死亡会被称为不吉之兆。
    现在,主公已经进位,那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进兵了。
    平定南中,算是他们给大唐王朝,给陛下的一份献礼。
    “末将愿为先锋!”
    吴班吴懿同时出列,大声说。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雍闿、高定等人,麾下有数万兵马,也被他们很快击败,南王孟获,只是南中各蛮人的部落首领,根本不足为惧。
    “诸位将军,进兵,我们一定是要进的,但绝不能轻敌!”诸葛亮轻轻地摇着羽扇,“孟获虽为蛮人首领,但却不能轻视。他的兄长孟节,弟孟优,皆有些智谋。”
    “将军,军师,五月渡泸,非常困难!”李恢出列,他是建宁人,对南中地形比较了解。
    “纵然困难,我们也要进兵!”赵云的态度非常坚决,“主公当初在冰天雪地的寒冬,毅然出兵攻打龙城,灭了匈奴呼厨泉,相比于那些,这沪水又算得了什么!”
    “将军说的对,末将愿为先锋,率领一队兵马首先渡过泸水!”马超听了赵云的话,战意盎然。
    诸葛亮和李恢互相看了看,也点了点头。
    沪水难度,但总要想办法,不能被它挡住啊!
    “好!”赵云站了起来,“马超吴班,令你二人率领一万兵马为先锋,立刻出发,强渡泸水,其余大军随后开拔!”
    “诺!”
    马超和吴班率领一万兵马,三个多时辰之后,便到了沪水边上。
    只见沪水不但浅,而且清,两岸水草较少,水中不时有气泡冒出,在太阳的照射下,水面上升起了一层淡淡的薄雾。
    “哈……”马超看了之后一阵大笑,“南中人言沪水难度,本将军还以为,它们如长江黄河一般,原来只是一条小溪流啊!”
    “将军,切不可大意!”吴班面带忧郁之色,他在益州呆的间不少,自然明白泸水的恐怖,“这沪水之上,多毒雾,轻则使人昏迷,重则可取人性命!”
    “这……”马超听了吴班的话之后,抬头望去,果然发现了河面上的许多雾。
    可是他们二人是先锋,率领一万大军到了沪水边上,如果被这条河挡住去路,那怎么行呢?
    经过一番商议,吴班和马超让一队兵士用衣服捂住口鼻,尝试慢慢渡河。
    这队兵士下了水之后,速度并不快,缓缓前行。
    水并不深,最多到腰部,进入雾中之后,开始似乎没有什么反应,然而过了不多时,有个别兵士走起路来摇摇晃晃。
    “快,鸣金!”吴班大声喊道。
    可是下一刻,鸣金声刚刚响起,那些兵士便接二连三的倒在了水中。
    “这……”马超和吴班二人一看,脸色大变。
    再次观察沪水的时候,所有的人脸上都露出了恐惧的表情。
    不管多么强大的敌人,他们都不惧怕,可是这种杀人于无形之中的毒雾,实在是恐怖。
    没有办法,只好在沪水边上安营扎寨,等待赵云诸葛亮的大军。
    丛林之中,道路难行,尤其是带着粮草。一直到第二天中午,赵云,诸葛亮的大军才到了沪水边上。
    马超和吴班将情况汇报之后,赵云和诸葛亮也都皱起了眉头。
    “将军,军师,五月是毒雾最严重的时候,南中人有传言,五月毒雾凝未开,飞禽走兽不敢来!”李恢也显得非常无奈。
    “可有地方能够绕过沪水?”赵云问道。
    “没有!”李恢摇了摇头,“孟获的蛮兵盘踞在三江城,沪水是必经之路!”
    “传令,安营扎寨!”
    “诺!”
    营寨扎好之后,赵云来到了沪水边,他发现,诸葛亮一直在这里,眼睛直盯着沪水。
    “军师,可有什么办法?”赵云虽然在问,可是他并没有抱任何希望。
    按照吴班和马超所说的情形,不管是谁进入这沪水中,都会中毒。
    “赵将军,我再次观察了一个多时辰,发现这河面的雾气,并非一直都这样,它们有时浓,有时淡!”诸葛亮用手中的羽扇指了指远处,“将军请看,我们刚来的时候,那里是一片雾气,什么都看不到,现在却能够看到水中的一些石块,也就是说,雾气在慢慢的散去!”
    “雾气在慢慢的散去?”赵云还是有些疑惑,“军师的意思是……”
    “我以为,在一天之中,总有一些时间,这雾会非常弱,甚至会消失,而在那个时候,我们渡河,应该没有问题!”
    “太好了!”听完诸葛亮这番话,赵云兴奋无比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