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:我有一个超级农场系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7章 给阿猫阿狗一个窝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五百斤,这就是两千五百钱。
    现在小屋子里的白菜还有不少,仓库里更是多的不行,五个舅舅一起出马,速度定然会快一些。
    此时李正想起了老李家那些人的嘴脸,眼神变得冷漠起来,穷亲戚,富亲戚,呵呵,这就是人性吧。
    新来的三个舅舅,名字也奇怪,很符合老王家的传统。
    王五,王六,王七。
    王氏给李正讲当时二叔取名的时候滑稽事,把李正也是逗的不行。
    王家的老二叫王三,四这个数字又不好,反正一家子都是数字,索性就五六七往下就行。
    只有老王还算是正常,当然这也有杜氏的功劳,极力阻止了老王要用数字当名字的想法。
    这才有了王前和王动两个名字。
    几个舅舅出发之后,工匠们也上门了,不得不说,高良的动作还是挺快的。
    “先生,昨日高掌柜交待过了,今日就可以动隔壁的地了。”
    “那就辛苦刘先生了。”
    “不敢不敢,我哪里敢称先生呢,在先生面前,我就是个混饭的人,叫我老刘就好了。”
    老刘干活极为麻利,带着一众匠人就开始清理杂草,只是苦了胳膊荒草堆里的野猫和野狗。
    无奈之下,李正带着两个小家伙在家门口对面的草堆里,用干草给那些野猫野狗做了十几个窝。
    这可把李蛋和李清兴奋坏了。
    哪个小孩儿不喜欢小动物呢?
    野猫和野狗每天都能吃到李正家里的剩饭和剩菜,显然对李正是有好感的。
    被工匠们粗暴赶出来之后,它们就躲在大柳树旁的草丛里,注视着李正和两个小家伙来回奔波。
    “哥哥,要是小猫和小狗没地方住,会不会冻死啊。”
    李正摇摇头,“那倒不会,可它们如果没有东西吃,就会饿死啊。”
    李清一听小猫小狗要饿死,瞬间眼眶里就布满了湿气,“不能让小狗和小猫饿死,小猫和小狗那么可爱。”
    是啊,小猫小狗那么可爱,能有什么坏心思呢?
    可野猫野狗也不能放进家里啊,毕竟长年累月在外面跑,身上指不定有什么疾病,稍不留神刮到一下,那有可能是要命的。
    小孩儿的皮肤脆弱,猫狗牙齿不小心刮破,万一有狂犬病,或者其他病菌怎么办?
    唐朝的医疗水平也就那样,根本无法和后世相比,一个后世的人从天而降,进入唐朝,不光不会成为遥远的救世主,相反,还会成为毁灭世界的灾难,毕竟后世的人身上的病菌一类的,在唐朝,是无解的存在。
    后世的人习惯了疫苗这种东西,可唐朝哪里有这种玩意儿啊。
    李正想了想,“你们要是真的喜欢小猫小狗,我有一个办法。”
    霎时间,李蛋和李清就扑到了李正身上,“哥哥,你快说,什么办法呢。”
    “哥哥,我不要小猫小狗死。”
    李正笑盈盈说道:“你们两个呢,如果能天天按时完成作业,好好背书,我就想办法让这些小猫小狗活下去。”
    “可如果你们不好好背书,天天贪玩,还淘气,那就不行了,我只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。”
    小孩子是一种奇怪的存在,你如果没有任何底线的去迎合他们,他们会更加得寸进尺,有句话说得好,人性之中,总有一些卑劣的成分,今日让他拿玉玺,明日他要你江山。
    李蛋鼻涕一甩,“哥哥,我一定会好好看书,再也不偷懒啦!”
    李清也用力点头,大眼睛里水汪汪的,就差水流成河了。
    “哥哥,我肯定好好背书。”
    李正点点头,“这就对了,不过呢,哥哥有件事情要提前说好,小猫小狗如果有了窝,你们得负责照顾它们,比如给它们洗澡啊,剪毛……”
    没办法,都不是什么后世那些娇弱名贵的猫狗,但为了干净卫生,李正只能这么做。
    从李正到了这个家开始,两个小孩子再也没有喝过生水,全都是烧开的水,一大壶一大壶存着,家门口远处有一条小河,干旱期间看不出来,可干旱之后,水慢慢汇聚起来之后,就会发现,清河县的人在里面淘米洗菜,洗脚,洗澡,古人甚至大小便有时候也会倒进去。
    这样的水能干净才怪呢,看似清澈,实则生活垃圾污染严重。
    哪怕是院子里那口井,也难保里面没有什么东西,所以,喝开水很重要。
    和两个小家伙拉钩上吊之后,就算是有了约定。
    跟工匠们说了一下西侧的院子里,可以建造一些猫狗的窝,老刘连连点头表示同意,一切都按照李正的要求来。
    赛西施每天过来送豆腐已经是常态化了,真正心里面有良善的人,不会得寸进尺。
    她知道李正不要钱,那就只能每次把刚刚出来的热乎的最新鲜的豆腐送来。
    傍晚,天空之中飘起了小雨。
    青石板街道上,水花溅起,工匠们一个个收拾东西准备回去,一场雨过后,秋天就来了。
    三伏天结束,就是秋收的季节。
    可今年的大唐,秋收怕是颗粒无收。
    李正回忆起唐朝这一部分的历史,从南到北凡是大唐的疆域之中,大部分地区都颗粒无收,除了江南地区,岭南地区,还有一些水气弥漫的地方,比如川蜀之地等等。
    只是川蜀之地,山高路远,蜀道难难于上青天。
    岭南之地,更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,真正的路途险峻,无法变现。
    江南地区,成了大唐唯一的粮库。
    李二也正是靠着江南地区的存粮,度过了武德九年,还有贞观元年。
    找了一把破纸伞,李正去看看自己的几个舅舅怎么样了。
    一场秋雨一场寒,这只是第一场。
    大唐武德九年,旱灾结束,秋雨连绵,旱灾过后,怕是又是涝灾。
    思索之间,李正看到了几个影子朝着他这一条路上狂奔。
    雨丝连成线,视野里面,李正依稀看到那几个人正是自己的舅舅。
    “小正,你怎么出来了!”
    王前跑的最快,脸上的雨水如同瓢泼之后那般狼狈,身上已经湿透了,他注意到了打着伞的李正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