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11章 我付出了,就应该得到报酬,我问心无愧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苏影问:“那如果委托你呢,胜算有多少?”
    钱律师说:“根据你们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,我再做个详细的调查,应该没问题,99吧。”
    “你们从哪些方面入手?”苏影又问。
    “这个方法就很多了,我们有调查的资格,也有我们的一套办法,可以找被救人家属了解情况,也可以找当时的办案民警查看笔录,等等。”
    白斌问:“如果法院判决我们赢了,可对方仍不承认怎么办?”
    “有了判决书,就不需要对方的证词了。”
    白斌、苏影和郑玉萍交流了一下眼神,白斌说:“好,那就委托你来办。”
    交了律师费,办理了委托手续,三人回家等消息。
    一个月后开庭,杨建军也请了律师。
    庭外调解未达成共识,杨建军还是不承认周密曾救过他的孩子。
    于是正式开庭。
    通过一番辩论,白斌一方输了,被驳回诉讼请求。
    钱律师只是拿出了白斌他们提供的证据,翻来覆去地引经据典,推理论证,耍嘴上功夫,并没有出示新的证据,看来这一个月他并没有做多少工作。
    对于录音和视频,法院给出的意见是:不符合取证手段,且原告方再提供不出更为有力的证据以佐证录音和视频的真实性,且存在诸多疑点,所以不予采纳。
    这个疑点是,杨建军说,他之所以对周密心存愧疚,到他墓前磕头认罪,并不是因为周密是为了救他的孩子而死,只是因为那是他家的鱼塘,多多少少和他有点关系,对此他可以承担一部分人道主义赔偿。
    判决结果一宣布的那一刻,白斌顿时泄气了。
    难道这事真的无解吗?明摆着的一件事,怎么走到哪里都不被认可呢?
    为了搞到那些录音和视频,白斌不惜忍气吞声地向自己的仇人低头认错,说好话,可结果依然是一个笑话。
    “钱律师,”离开法庭,白斌忍住怒气说,“你不是一直说没问题吗?”
    这段时间,他隔三差五给钱律师打电话询问进展,钱律师总是说没问题。
    “这个谁都不敢保证,我也没说过百分百能赢的话。”钱律师打起了马虎眼,“我开始就说过,这事的主观性很大,在于每个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,理解不同,判决结果就不同,主要还是缺乏证据。”
    “那你这段时间干什么了?”苏影因为没能帮到白斌,还让他破费了一笔不菲的律师费而感到内疚,“你开始说又要去找被救人了解情况,又要找警方搜集证据,说来说去,还是我们自己搞来的那点东西。”
    “我当然是了解过的,”钱律师也有点不高兴,“但这事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,你以为我愿意输啊?这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多大啊!不瞒你说,这还是我打的第一场败诉官司。”
    苏影思忖片刻,说:“钱律师,你把律师费退给小白吧,他挺难的,为了这事,冤枉钱不知花了多少,再说,咱们也算是认识人。”
    “这,”钱律师有点哭笑不得,“哪有这样的道理?胜败的几率本来各占一半,没有哪家事务所会因为败诉而退钱,咱们的委托书里写得明明白白。
    “再说,你们是和事务所办理的委托手续,我是事务派遣的律师,我如果给你们退了钱,就要自己垫钱弥补事务所的损失,毕竟在此之前,我们做过大量的工作。”
    “你们损失什么了?你们又做什么工作了?”苏影反唇相讥,“拿着我们辛辛苦苦搞来的材料,照本宣科地念了几句台词,就有损失了?没有金刚钻,就别揽瓷器活儿!”
    钱律师涨红了脸争辩道:“苏记者,你不干我们这一行,不懂这一行的艰辛和苦处,这一个月来,我快把腿跑断了,你居然说我没损失?我去工地搬一个月砖也挣不少钱吧?别看我只是念了那么几句台词,那都是关于这个案子的核心条款。”
    钱律师拍了拍自己的胸口,“我付出了,就应该得到报酬,我问心无愧!再见!”
    他说得大义凛然,走得昂首阔步。
    白斌真想冲上去给他一脚,但考虑到他是苏影推荐的,便忍住了。
    而要找杨建军算账时,在苏影和钱律师争执的时候,杨建军早就和他的律师离开了法院。
    “小白,”苏影叹口气,抱歉地说,“实在对不起啊,平白无故地让你破费了这么多。这个人我也不太熟悉,只是我老公以前打过两场官司,是他代理的。”
    “没事。”白斌强努出一丝笑容,“也许是咱们真不懂吧。”
    苏影望望钱律师离去的方向,幽幽地说:“但愿他只是个个例吧,不然我对这一行都有心理阴影了,感觉他比骗子都会忽悠人。”
    郑玉萍愤愤地说:“本来就是拿着执照的骗子嘛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《知心》是非常著名的大型纪实类杂志,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群,销量曾突破400万册,上面刊载的全是真人真事。
    2007年第一期的《知心》杂志上,刊载了一篇题为《尴尬英雄伤心泪》的纪实报道,遑遑万余言,作者是苏影。
    报道的内容自然就是周密因救人牺牲,却得不到公正待遇这件事。
    整个过程,苏影全程见证,所以她写得很详细,具体到每次交锋,每个人,情绪拉得满满,感人肺腑,又跌宕起伏,更令人义愤填膺。
    坐在苏影的办公室里,沐浴着明媚的冬日阳光,白斌强忍着眼泪认真了这篇长文。
    苏影不愧是高学历的才女,文笔非常好,整篇文章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    她把周密牺牲的过程写得真实又富有传奇色彩,如同亲历。
    即使白斌是当事人,对事情的结果早已知晓,但还是看得很惊心动魄。
    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,他仿佛看到一幕幕画面,他多么希望这只是一篇,或是一部电影,多么希望最后能有一个好结果。
    然而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,剧情也没有出现反转,如他所经历的那样,冷酷而压抑,真实而残忍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