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儒道入圣,谁说我是纨绔世子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章 儒道入品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“既然世子有此意,那么便把恒源书局韦掌柜带过来吧。”
    阮忠也不敢轻易给沈辰安定罪,毕竟他是镇国公的独孙,又是皇亲,若是真有冤假错判,责任可都在他这。
    一个身穿青衫,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被带了进来。
    “韦彦,你所供述的妖书作者,可是此人?”
    韦彦抬头看了一眼沈辰安。
    “回大人话,正是。”
    沈辰安差点就要骂娘了。
    “你可知他是谁?”
    阮忠继续问道。
    “草民知道,此人是镇国公之孙,世子沈辰安。”
    韦彦戏份做得很足,一直低头不敢直视沈辰安,就像是很惧怕他一般。
    沈辰安脱口而出一句标准的国粹。
    沈辰安想起来了,他好像确实见过这个恒源书局的掌柜。
    “姓韦的,你知道构陷世子是什么罪过吗?”
    一听到沈辰安这话,韦彦直接跪倒在沈辰安的面前。
    “求世子放过草民一家老小吧,草民如蝼蚁一般,可担不起谋逆的大罪。”
    沈辰安目瞪口呆,这他娘的是个人才啊。
    ( ̄O ̄)
    沈辰安素有纨绔之名,景国无人不知,韦彦这一跪,坐实了自己也是受害者的身份。
    看到这一幕的阮忠脸部抽动了一下,没想到世子淫威如此。
    “韦掌柜,你起来,这里是悬剑司,上承圣命,不会冤枉一个好人,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”
    阮忠这话里有话啊,那意思是:没事这里是悬剑司,什么王孙公子也不能在这里撒野。
    沈辰安一整个大无语,老子先前是纨绔,但是很有底线,可不能什么脏水都往老子身上泼。
    韦彦跪在沈辰安面前迟迟不起,似乎是在等沈辰安出声让他起来。
    沈辰安深吸一口气,抬腿就是一脚。
    谁也没有想到,沈辰安竟敢直接动手。
    韦彦被一脚踹出三米远。
    你不是诬告老子是坏人吗,老子就先来一脚解解气。
    “世子,你想干什么,这里是悬剑司,由不得你撒野!”
    阮忠怒不可遏,拍案而起。
    “既是悬剑司,难道连是非黑白都分辨不清?
    圣上取悬剑之名,即是说利剑悬顶,无时无非,无时不谨。
    此贼分明是想栽赃嫁祸于本世子,你连这都分不清,枉食君禄,枉为金剑卫!”
    沈辰安义正严辞,朗声而呼。
    他说完之后,审讯室里寂静无声。
    沈辰安的这套说辞,不像是能从一个纨绔口中说出的。
    联系先前赵重三投毒一事,沈辰安终于想明白了。
    因为之前去恒源书局,正是赵重三带他去的。
    他不是为了去刊印妖书,而是赵重三说恒源书局新进了一批图册,譬如《银瓶梅》等用于学习的资料,他是为了学习去的。
    想必这赵重三和恒源书局的掌柜是一伙儿的,赵重三从沈辰安的书房里偷出沈辰安的字迹,然后用其字迹拼凑出这么一本妖书,最后刊印出来,再构陷沈辰安。
    和赵重三投毒的目的一样,都是为了要把沈辰安往死里整。
    只是这个构陷相比投毒,要阴狠的多,这不仅是要把沈辰安往死里整,顺带着把镇国公也往死里整。
    镇国公兵权在握,自家的孙子又口出狂逆之言,这不是谋逆吗。
    到时候即便你说自己冤枉,可是堵不住天下百姓攸攸之口,到时候沈家必亡。
    “世子,既然说是栽赃陷害,还请举证。”
    阮忠眉头紧锁,在一旁说道。
    刚才沈辰安说的那一番话有几分道理,可是说他不辨黑白,这让阮忠心里很不舒服。
    “阮大人,我想请教,构陷世子谋逆,按景国律,当如何处置?”
    沈辰安双目直直和阮忠对视。
    “按景国律法,若实有构陷之罪,连坐全族,女眷三十以下者,入妓坊,男丁杖一百,发配三千里,若构陷罪名极大,且涉及皇亲贵族者,罪加一等,当受千刀万剐之刑。”
    阮忠直视沈辰安说道。
    “姓韦的,你可听到了?”
    听到沈辰安的问话,韦彦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冷颤。
    “回话?”
    “草民……听到了。”
    “好,听到就好。”
    沈辰安看向阮忠。
    “阮大人,我现在举证,拿笔墨来。”
    沈辰安内心十分可怜自己这具身体的原主。
    不过是一个贪玩的公子哥儿罢了,并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,可就是有人想要搞死他,这是什么世道。
    笔墨纸砚悉数摆放在了审讯桌前。
    沈辰安看着面前的纸笔,思绪起伏。
    若不是自己穿越而来,那么这个可怜的世子,以及沈家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。
    满门忠烈,却处处遭人算计陷害。
    他饱蘸浓墨,缓缓提笔。
    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
    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
    沈辰安边写边诵读,沉浸在情绪之中无法自拔,不禁想到于谦的这首诗以证清白。
    诗毕,一道金色光柱自沈辰安身前纸上而起,直冲云霄,上达天际。
    随即光柱幻化为天地文钟,悠然而鸣四声,景国境内皆能看到此番天地异象。
    异象很快便消弭于天地之间,金光最后归于沈辰安作诗的纸上。
    沈辰安周身更是散发着淡淡白气,氤氲如烟。
    距离最近的阮忠,被眼前一幕震撼得无以言表。
    构陷沈辰安的恒源书局掌柜,更是被吓得面如死灰。
    他是读书人,更知道眼前的状况意味着什么。
    沈辰安周身氤氲的白气,是浩然正气,表明沈辰安儒道入品了。
    修行诸道,唯有儒道修行最难,大多数人读书一生,无法入品,只能算是读书人,不能成为依靠儒道的修行者。
    恒源书局的掌柜便是此类,天下大多数人也是此类。
    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
    这句话是说儒道在修行诸道中的地位,也能从侧面说明儒道修行之难。
    刚才天地文钟响了四下,更是说明沈辰安做出了镇国之诗。
    天地文钟是由诗词文赋引发的天地异象,增加一国之气运,福佑国本,天地文钟敲响的次数,可分为六个境界:一响出县,二响达府,三响鸣州,四响镇国,五响传天下,六响惊圣。
    整个景国都沸腾了,景国已经数百年没有镇国之诗问世了,今日天地文钟高悬于景国苍穹之上,怎能不使人惊叹。
    景国儒生,无论是否入品,无论是何品级,都在寻觅那首镇国之诗,只求阅览一眼。
    “这个举证如何?”
    沈辰安朗声说道。
    纸上字迹笔锋遒劲有力,极具风骨,和先前沈辰安书房中的笔迹判若两人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