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儒道入圣,谁说我是纨绔世子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9章 镇国公回朝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一连数日,沈辰安皆是在书房中度过。
    先贤云: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。
    每读一遍儒道经典,体内金色文气便会增长丝毫。
    现在看来,还是能够文抄脑海中的诗词,在人前显圣比较好。
    毕竟,那样文气增长最为神速。
    沈辰安的表现让梧桐瞠目结舌,她是万没有想到自家世子真的转了性子。
    穿越过来之后,经历过的这几件事,让沈辰安明白了一个道理:若是想要在这个世界好生活下去,必须有所依仗。
    靠山山倒,靠墙墙塌。
    任何人都不会成为自己的依仗,能依仗的只有自己。
    而自己的依仗,便是脑海中华夏的文道经典。
    脑海中的华夏经典,便是他在此方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    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
    这世上有诸多修行之道,而儒道是其中的翘楚,这便是沈辰安最大的幸事。
    所以,他准备拿出自己冲刺高考的劲头,认真修习儒道。
    到时,才是真正有了自保的手段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景国疆域的最北处和北荒国接壤,阴冷荒凉,漫卷黄沙。
    中军大帐之中,火苗燃烧的哔啪之声,给帐中增添了几分暖意。
    帅椅之上,坐着一个面容坚毅,眼眸深邃的老将。
    虽然发有花白,但是不怒自威,周身透出神勇的气势。
    他正在全神贯注地阅看手中书信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帐中还有四人,即使不言语,身上也不时散发出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。
    坐在帅椅之上的,正是景国擎天之石,镇国公沈烈。
    而另外四人,是镇国公手下四大虎将。
    镇国公沈烈手握的八十万大军,便由这四位将军分管。
    平山将军夏侯耀,所率虎豹营有四十万军士,皆披重甲,所过之地,敌无不闻风丧胆。
    神行将军廖鸿,率天鹰营十五万军士,擅突击,以雷霆之势应敌。
    万杀将军樊程,率血骑营二十万铁骑,血骑冲阵,无有不破。
    最特殊的则是诛冥将军典渊,所率暗营仅有五千人,却最是恐怖。
    暗营中人,入营者修为至少是七品之上,且需斩敌之数超于一百,才勉强有入营资格,入营军士无不是精锐中的精锐。
    暗营专事刺杀一职,神出鬼没,于万军之中可取敌将首级。
    镇国公沈烈先前手下有十员大将,他三位儿子也位列其中,可是后来经过无数场大小血战,只留下了这四人,几乎和自家子侄没有区别。
    “将军,是府里来信了?”
    四人中外形稍俊朗的廖鸿问道。
    “嗯。是府中寄来的信。”
    “将军,信上写了什么,是发生什么了吗?”
    夏侯耀生来便豹头环眼,所以声音更显粗犷。
    “府中下人不知受了何人指使,竟然想要谋害安儿,未遂便服毒自杀了。
    而后有人构陷安儿作狂逆之书,安儿便被带去了悬剑司。
    凑巧的是,距离悬剑司仅有一巷之隔的王库厂,发生了爆炸,安儿差点在爆炸中丧生。
    万幸啊,最后还是平安回到了府中。”
    镇国公眸光深沉,眉头深深皱起。
    四人中心思极重的樊程,思索片刻,开口言道:“有人想要对镇国公府出手了,看来国中风云将起啊。”
    头戴黑铁面具的典渊,是最沉默寡言的一位,他身形微动,不自觉的透出一股杀气,使得帐中火苗摇曳不定。
    “将军,我回京都吧,若是有人胆敢对世子不利,我会出手解决麻烦的。”
    “将军,我也回京都去吧。”
    “我也去。”
    “将军,我也一同去。”
    另外三人也齐齐出声。
    沈烈看着四人,缓缓摇头。
    “不可。
    天元七国,景国居于正中,北有北荒,南接云武和临海两国,西有西陵国,东有大苍国,除了南鹘国,景国和五国皆有接壤。
    疆境巡视是边防大事,不能因我一家之事,而懈怠了国之大事。”
    樊程站出一步,面色凝重的说道:“将军,依末将看,此事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。
    国中暗流涌动,有人想用镇国公府做文章,背后的谋划定然也不简单。
    边疆是大事,国中事亦是大事。
    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    世子之事只是开始,而后便会波及镇国公府,将军您也会入局之中。
    将军您若是被困于局中,到时国中事、边疆事皆会大乱。
    所以,不得不防。”
    樊程所言和沈烈所想大差不差,这是有人把算盘算到了镇国公府了。
    “你所言甚是,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地方。
    看来我有必要回京都一趟,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了。”
    沈烈眼中透出一股浓浓战意。
    “夏侯耀、廖鸿、樊程,你们三人继续巡疆,必须时刻保持警惕。
    如若真是风云将起,国境必须固若金汤,绝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,趁虚而入”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    三人异口同声。
    “典渊,你随我回京都吧。”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    暗营主刺杀之事,现在国境还算太平,所以让典渊一同回去最为合适。
    北疆风烈如刀,沈烈的车驾向京都方向而去。
    典渊时刻护卫在车驾左右,除此便是暗营百位军士。
    典渊本想把五千暗营军士全部带上,可是沈烈下令带百人足矣。
    沈烈的车驾一路疾驰,几日时间便到了京都。
    “典渊,你先回府去,我去宫中面圣。”
    沈烈对典渊吩咐了一声。
    “将军,我同您去吧。”
    “这里是京都,还没人敢对我怎么样,再者说我带兵面圣,怕是会落人口舌。
    你先带人回府去吧。”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    沈烈回到京都之后,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府,而是要先去宫城。
    镇国公之位,已是封无可封,愈是身居高位,愈发得小心谨慎。
    他回京都先去宫城,便代表着一种态度:在他心中,国大于家。
    虽然镇国公沈烈有不世之功,但是仍有很多的文臣在盯着镇国公的一举一动,所以他必须行事合乎礼数,才能堵住文臣之口。
    皇宫之中,神宗皇帝已经得到了沈烈回京都的消息,他已经在御花园中等候多时了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