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儒道入圣,谁说我是纨绔世子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1章 路经滁县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朱冬暂时留在了青阳县,沈辰安一行三人片刻不敢多歇,匆匆赶往岭南府衙。
    三人连续赶了一天一夜的路程,因都是修行者,倒也不觉多疲累。
    继续向南走的这一路上,他们三人犹如在地狱之间穿行。
    他们赶路之时,遇到了太多闻所未闻的事情,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易子而食。
    沈辰安他们三人,也是能多救一人,便多救一人。
    只是越往前走,梧桐的面色也便愈发的凝重。
    虽然看不到典渊的表情,想来也是如此。
    灾情的事情,悬剑司也在查着。
    而他们此行最主要的目的,则是让沈辰安混入白莲教,寻到白莲圣果,破解无生咒。
    可是直到现在,连白莲教的踪迹也没有寻到。
    经过打听,他们三人得知,过了前面的滁县,便是岭南府衙所在了。
    岭南府的水源是自南向北流。
    而水库所在即是在岭南偏南。
    只有先解决了水库的问题,下游的州县,才能解决水源的问题。
    水库本是利民工程,于灾季济民所用,现在岭南府暗中勾结豪绅大户,售卖水源,大发国难财,岭南官府,定然脱不了关系。
    “世子,咱们先前打听消息的时候,那人说自滁县往南,便不止是旱灾了,也同时遭受了蝗灾。
    岭南的百姓可真苦啊。”
    梧桐感叹了一句。
    若不是此行跟随世子一同出来,梧桐根本无法想象岭南百姓的生活是这个样子的。
    “是啊。
    先贤不是曾说过: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
    无论这天下如何,百姓都是最苦的。
    只是好年景,苦得少一点;坏年景,苦得多一点。”
    沈辰安的心情有些压抑。
    在他心中,他自己的生死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。
    看着饿殍遍野,尸骨无数。
    无论如何,人终究会化作枯骨,那么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呢?
    自己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?
    先前不经意走上儒道之路,他想得很简单,只是想在这个世界有所依仗罢了。
    当然了,因为自己脑海中有前世诗词歌赋经典,能人前显圣也是其中一个原因。
    但是他愈发觉得,自己修儒道的意义,不应该这么简单,他内心之中想要追求一个答案。
    他能感觉到,那个答案对自己很重要。
    自己脑海中的那些传世诗词歌赋,在这个世界是没有的。
    但是有一些观点,两个世界却不谋而合。
    比如说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,又比如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”。
    两个世界皆有这种观点,都是先贤流传下来。
    只是先贤名字不同,但是观念相通。
    有一刻,沈辰安觉得,只有这种大儒先贤,才能真正配称为儒道之人。
    “世子说得对啊。
    经过这些时日,我对世子是愈发的敬服了。
    只是我心中仍有一个疑问:为何先前世子装纨绔,连老将军也要瞒着?
    他白发的一大半,都是为你操心所白。”
    听到典渊的话,沈辰安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    沈辰安只能暗自腹诽:“大哥,我也不想啊。这不是刚穿越过来没多长时间么……”
    正当沈辰安还在纠结如何回典渊话的时候,一旁的梧桐开口。
    “世子,你看,前面便是滁县了。
    过了滁县,再往南走,就到岭南府衙了。”
    “好,我们先进城去吧。”
    沈辰安略显生硬的转移了话题。
    还好,典渊也不是那种多话之人。
    沈辰安没有回答,他也便不再问。
    一进滁县,街上愈发显得死气沉沉。
    不止如此,甚至还能不时看到零星蝗虫。
    梧桐有些嫌弃的打死了身前几只蝗虫。
    虽然她已然武道七品炼神境了,但是仍旧对虫子一类怕得紧。
    沈辰安哑然失笑,他是第一次知道梧桐怕虫子。
    毕竟先前在京都镇国公府的时候,她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虫子。
    又或者是先前这位世子的记忆中,并没有关于这丫头更细节的东西。
    沈辰安看向典渊。
    “典将军,你不怕蝗虫吧?”
    “不怕。
    在战场上……”
    典渊只是刚说了“不怕”两个字,他的斗笠便被沈辰安取了下来。
    “好嘞。”
    沈辰安直接将那顶斗笠戴在了梧桐头上。
    “这下不怕了吧?”
    “不……不怕了。”
    斗笠下的梧桐,脸色有些娇羞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    随即她又摇摇头,将脑袋中的胡思乱想抛之脑后。
    沈辰安看向典渊。
    “我们先前在青阳县暴露了身份,倒也不必遮遮掩掩了。”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三人正走着呢,前面不远处,为了一群人,似乎还有争吵之声。
    沈辰安三人自是会往前去看一看的。
    先前每过一处,他们便是能帮则帮,能助一人,便助一人。
    在滁县,也自是不会例外。
    三人好不容易挤了进去,里面有两拨人正在对峙。
    一方应是滁县县官,因为他身穿官服,身后跟着三班衙役。
    而另一方,为首的几人,锦衣华服,中间还有个老婆子,身上衣服极为鲜艳,和她的年纪很不相符。
    在老婆子的两边各站着一个壮汉。
    左侧壮汉,拎着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男孩儿。
    右侧的壮汉,拎着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儿。
    与衙门里的人对峙,也是有些意思。
    双方嘴里都大声说着什么,互不相让。
    围观的至少也有上百人,全都是面黄肌瘦模样。
    典渊推开围观众人,为沈辰安开路。
    围观的百姓哪里见过典渊这种架势的人物,虽然没有认出他,但是也不敢和他多说什么。
    双方的声音,已经能很清晰的传到沈辰安耳中了。
    “你们先前想要去水库购水,回来加价卖给百姓,本官不准许。
    现在你们又想巧立名目,说是什么要祭天,诓骗百姓钱财。
    甚至想用童男童女祭天,你们所为真是天理难容!”
    “纪贤大人,我们几个士绅,想要祭天祈雨,希望能感动上苍,早日降下雨水,缓解灾情。
    我们是想帮助百姓啊,您怎么能说我们是骗呢?
    这六婆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灵验,我们好不容易才请了她来。
    只要祭了天,灾情就能缓解了。
    您拦在这,算是怎么回事?
    难道纪贤大人,不想灾情缓解,想要从中捞些赈济银?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