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儒道入圣,谁说我是纨绔世子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4章 车水马龙的府门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五皇子前脚刚走,镇国府中管事匆匆来报。
    “国公,大皇子托人带了口信来。
    他想来府中一趟,不知国公能否允准。”
    大皇子黄皓甲,和镇国公沈烈三个儿子一同在军中长大。
    朝中出现储君之争的苗头之时,镇国公便将他从军中赶回了京都。
    怕的就是朝中文臣,议论大皇子是因为贪慕镇国公手中兵权,所以才久在营帐之中。
    大皇子是什么性子,镇国公沈烈自然知晓,为人坚毅有谋断,为了使其免于攻讦,所以镇国公沈烈便告知大皇子黄皓甲:若是想要登门,必先使人带口信告知。
    沈烈揉了揉太阳穴,接二连三来人,着实让他有些伤神。
    他让沈辰安入明德书院求学,就是为了让其避免陷入储君之争。
    可是现在,他还未离开京都,于储君之争漩涡中心的五皇子和大皇子便接连登门。
    “让他来吧。”
    沈烈吩咐一声。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爷孙二人在堂中又稍坐了半个时辰,自外面走进来一人。
    面颊有棱角,稍显刚毅,皮肤便黝黑,是在沙场久练得之。
    大皇子久在镇国公身侧,所以明白其用意,是轻装简行而来,并且还是自府中后门而来。
    “将军。”
    大皇子黄皓甲,朝沈烈恭敬行了军礼。
    “怎么,连你也要来拉拢我们爷孙?”
    镇国公沈烈脸上稍有愠怒之色。
    如此风暴之中,不谋便是大谋。
    沈烈是恼怒黄皓甲不明白这个道理。
    大皇子和五皇子,皆是争夺储君热门人物。
    无论行何事,都有无数双眼睛看着。
    都想挑出他们错处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做得越多,错的也就越多。
    倒不如安静修身,于风暴之中不乱。
    这便是兵法中以静制动的道理。
    “只是去宫中父皇处受训之时。
    父皇言将军不日便要返回疆场,将军心意父皇已然向我说了。
    让我好生上进,莫要辜负将军苦心。
    只是将军此次回京都,我一直避嫌,不曾登府。
    如今将军要开赴疆场,许久未与将军见面。
    今日前来,全当为将军送行。”
    听到大皇子黄皓甲如此说,镇国公沈烈脸色稍有缓和。
    “兵法中治心者何解?”
    镇国公沈烈看向大皇子黄皓甲问道。
    “以治待乱,以静待哗,此治心者也。”
    黄皓甲语气恭敬回应道。
    “你可知我问你此句深意?”
    “末将……
    知错。”
    黄皓甲如在军中一般,习惯性自称“末将”,随即便意识到已然不在军中了。
    不必沈烈指点,黄皓甲也知此时上门有拉拢之嫌,会落人口舌。
    “行了。
    你心性聪颖,自明吾意。
    既然来了,就在府中用膳吧。”
    听闻此言,黄皓甲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    沈辰安直至此时,才有机会向大皇子见礼。
    “见过皇舅。”
    沈辰安躬身一礼。
    在原身记忆之中,大皇子黄皓甲和沈辰安娘亲洛璃公主一母所生,所以分外亲近。
    听到镇国公准允自己留在府中用膳,黄皓甲便知镇国公并未真生自己气。
    所以比方才稍放松一些。
    “听说你小子儒道入品了,还作出惊圣之文,可以啊。”
    黄皓甲拍拍沈辰安肩头。
    只是大皇子久经沙场,手劲极大,如此亲昵举动,反倒是拍得沈辰安肩头略有些疼。
    沈辰安悄然往后退了一步,和自己这位皇舅,拉开了一些距离。
    “没忍住,就作出来了。”
    沈辰安给自己找了一个不算是借口的借口。
    大皇子黄皓甲和镇国公沈烈,明显身形一滞。
    如此形容,明显不像是作文,反倒像是……出恭。
    “去吃饭吧。”
    镇国公招呼一声,率先走出屋外。
    大皇子黄皓甲,跟在沈辰安身边,问了个详细。
    沈辰安倒是也没瞒他,一一告知。
    等走到饭桌之时,大皇子黄皓甲对于沈辰安的称呼,已然从“你小子”便成了“安儿。”
    眼神之中,满是难以置信之色。
    饭菜极为丰盛,三人在饭桌之上也算是其乐融融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镇国公府世子作出惊圣之文一事,已然传遍了景国。
    世人皆传此消息是半圣孟庄亲口所言。
    可是大多数人,仍是持怀疑态度。
    镇国公府世子是何等秉性,天下人多有耳闻。
    如此传言多年,要想扭转这般刻板印象,可不是几日时间便能做到的。
    镇国公府门口车马如龙。
    多是想探知一二。
    府中管事得了镇国公命令,一律拦在了府外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大皇子黄皓甲在镇国公府吃完中饭,又聊了一个时辰,便自府中后门离府去了。
    镇国公府门口虽车如流水,马如龙,但是全都被拦在了府门口。
    “将军回府之后,我几乎每日都来。
    难道连我也不能入内吗?”
    镇国公府门口,有一身形健硕之人,请求管事进去帮他通传一声。
    “姜侍郎,国公说过这两日不见客,若是您无紧要之事,可否晚两日再来?”
    管事看看眼前之人,又看了一眼身后如潮人海。
    兵部右侍郎姜尚武,先前在镇国公手下为将,后因重伤无法征战,才被调去了兵部。
    自镇国公回京都,每隔一两日便会来府中一趟。
    昨日里听人传,引动天地文钟六响的惊圣之文,是由镇国公府的世子所作。
    他自是不相信的,所以带着自家儿子来问个真切。
    自家儿子平日里,总是跟着世子鬼混,世子沈辰安是什么德行,姜尚武清楚得很。
    镇国公不在京都的时候,也是兵部右侍郎姜尚武,多有照拂。
    要不是碍于身份,依着姜尚武的性子,他恨不得亲自上手抽打世子,让他改改纨绔的性子。
    对于自家儿子姜猛,他可是没少将其吊在树上抽打。
    说起来,也有一段时间没见世子沈辰安了。
    沈辰安去岭南之事,还未传扬开来,所以大多数人并不知悉。
    姜尚武以为是镇国公府回京都,看到世子如此纨绔,便将其禁足在府中。
    姜猛先前和世子沈辰安一起去勾栏鬼混,被姜尚武发觉,便将自家儿子吊在树上,抽断了两根皮鞭。
    而后又关了一个多月的禁闭,若不是今日想来镇国公问个究竟,定不会将自家儿子放出来。
    姜尚武以为老将军,也是这样对待世子那个纨绔的。
    可是竟然有人造谣,世子在儒道一途有成贤入圣之资,他想来府中向老将军禀报此事,看看是不是别有用心之人,故意将世子推到风口浪尖之上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