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男寝关灯后,夜谈直播万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4章 崇祯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“这就到崇祯朝了吗?”
    朱元璋好不容易才缓了过来,至于嘉靖后面那些皇帝疑似被害死,他都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。
    无他,麻木了。
    “崇祯皇帝原来是叫作朱由检吗?17岁就继位了,比咱好多了。”
    “不过那个魏忠贤,居然也是宦官吗?”
    “难不成,咱定下的宦官不得干政政策是错误的吗?”
    “可是我看那些宦官真的很贪啊,难不成让官员贪一点也是正常的吗?”
    朱元璋的三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。
    毕竟后世之人似乎只看能不能达成目的,并不以那个人的身份或者品行好坏去评判。
    这种思想对他来说,确实太过于超前。
    “不过既然讲到崇祯朝了的话,总该讲一讲这个九千九百岁魏忠贤的身份来历,所作所为了吧?”
    果然不出他所料,胖子只是顿了一下,就开始了解说魏忠贤。
    “魏忠贤此人年轻时大字不识,混到中年,自阉入宫。
    相传他自阉的时候没阉干净,留了一个蛋,所以在皇宫中,他依靠这一特点,讨好了熹宗的乳母客氏,所以才让他飞黄腾达的。
    熹宗的乳母客氏和魏忠贤,这两个人在正史里面的记载,是这样的。
    客氏淫毒凶狠,魏忠贤不知书,但记忆力很好,性猜疑残忍而且阴毒,好阿谀奉承,皇上非常信任这两个人。
    可是魏忠贤死后,得势的又正是这帮被魏忠贤斗下去的东林党,所以我觉得这些带有强烈个人视角,并且进行了猛烈抨击的历史,很有可能是被改过的。
    魏忠贤或许够奸,但朱由校不一定是个傻瓜。
    毕竟在正史里面记载,魏忠贤这个阉党就是朱由校用来制衡东林党的一个手段。
    而东林党被下狱后的两个月,朱由校就落水了。
    从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位后,还不到一年,就能把魏忠贤给逼死,那就能推断出。
    这个魏忠贤所组成的阉党势力,并没有史书上说的这么恐怖、庞大,能够使大明整个天下都不敢议论魏忠贤这个名字。
    魏忠贤的势力,其实还在皇权的牢牢掌控之下。
    但——又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魏忠贤的名气实力这么庞大,其实是东林党对魏忠贤的一个捧杀。
    而这个捧杀是东林党余党,在东林党主要头目都下狱后,才掀起来的。
    因为从《明季北略·卷三》的“忠贤不过一人耳,外廷诸臣附之,遂至于此,其罪何可胜诛!”,就能找到一些端倪。
    看见没?
    是外廷的大臣们附庸他,所以才形成阉党的。
    可是在朱由校登基的前三年,历史上记载的是,朝堂由东林党把持朝政,吏治稍显清明。
    可是在魏忠贤死后,清明的东林党被朱由检又重新启用。
    带来的后果就是,有一次赈灾10万担粮食,刚出户部就被漂没了一半,最后落于真实用到的,只有5000担粮食。(源自百家讲坛)
    而且朱由检刚上任之初,户部积欠九边军饷,高达9,685,500余两。
    这些欠款,可不是魏忠贤这个只得势了三四年的宦官造成的。
    这难道真的是一个清明的政党该做的事情吗?
    而且魏忠贤这个阉党倒台的时候,是阉党内部先出了矛盾,然后魏忠贤才被斗死的。
    而且在阉党被斗死后,时人评论此举的手段是:“不动声色,潜移默夺,非天纵英武,何以有此。”
    这一句话乍听是在夸赞崇祯皇帝朱由检,那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,其实他们是在夸赞东林党内部渗透、捧杀阉党的手段呢?
    毕竟朱由检要是真的有这么天纵英武的话,又是怎么做出后面的举动,把大明给败光了的?
    更不用说朱由检在铲除了魏忠贤这个阉党之后,这才发现“诸臣营私诿过,罔恤民艰,廉谨者入于迂疏,贤能者好为推诿,居恒但有虚声,临事均无实济。”
    到了己巳之变时,更是“举朝束手”,他认为“士大夫负国家”,开始打着恢复“成祖旧制”的旗号,重新任用起宦官。
    看看吧,刚刚彻底铲除魏忠贤,才发现了手底下的官员也不顶用。
    这不更显得崇祯皇帝是一个眼力见和能力不行的皇帝吗?
    而且他要恢复宦官制度,却又发现他之前革除的太干净了,宦官想要重新起势,还得重新做起。
    可是东林党又怎么会给他机会?
    群臣先是激烈反对,但是被崇祯强制执行了。
    他强制执行使用宦官就使用宦官吧,可是他又经常反复。
    崇祯4年启用一批宦官,崇祯7年又撤了下来;崇祯九年再次重用,崇祯13年再次撤换;崇祯15年再次重用。
    几次反复下来,宦官已经不对他忠诚了 这让朝中的百官找到了机会,开始见缝插针的拉拢、策反这帮宦官。
    所以到了崇祯17年,朱由检信任的宦官们纷纷投降,只有太监王承恩仍然跟着他一起自缢。
    据说后来清朝为朱由检发丧时,百姓哭得最厉害,但“中官(宦官)无点泪。”
    这些的这些,都是他逼死魏忠贤后,才发生的事情。
    而崇祯17年,闯王李自成打进京城后,投降的最快的就是那帮文官了!
    宦官,是什么时候学到了文官的这些投诚的手段呢?
    崇祯朝的宦官为什么就不像明朝其他宦官那样,足以乱政的呢?
    是不是这些宦官和那些官员早就已经都勾搭到了一块。
    所以崇祯皇帝用宦官监查百官,其实就相当于让那些利益集团自己查自己,根本屁用都不顶!
    所以才有了《平寇志》里记载的:(大顺军)其所得金,大约侯门十之三,宦寺十之三,百官十之二,商贾十之二,共七千万两。”
    胖子一口气说完,已经彻底发不出声音了。
    现在的他就等着陈文他们把明朝最后这一点结尾,然后出去打一杯水喝!
    李宾翰看起来已经完全清醒,他摸着下巴仔细说道:
    “崇祯皇帝的政治手段确实不行,而且他政治手段不行就算了,还偏偏要勤政,所以才导致了大明的快速灭亡,对吧?”
    “对呀,他就是政治水平不够,又碰上了小冰河时期最严重的时候,所以文武百官们个个上下其手,贪污囤粮。
    导致了大明治下最下层的百姓,一直处于一个濒临死亡的状态。
    内忧外患之下,君臣还不上下齐心,国家败亡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    但是你要是说崇祯皇帝偷懒,那就是绝对没有的事情!”瘦子回复到。
    “而且,其实他挺关爱百姓的,就是认知和方法不对,结果反而使得内患不断加剧。
    所以我说,其实崇祯皇帝不需要这么勤奋,他应该把时间多用于提高认知上,这样才能制定一个良好的政策,而不是越帮扶,百姓活不下去的越多。。。。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