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男寝关灯后,夜谈直播万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3章 侄子,四叔我到金陵了!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“完啦!我的屁股!”
    “当盛庸意识到自己因为太过自信,从而忽视了燕王朱棣可以从淮河的其他流域渡江,绕到他后面的时候,
    一切都晚了!
    朱棣派遣的大将丘福,被朱棣带着绕后,偷过几次敌人的家后,对这件事情已经熟门熟路。
    但是这回丘福他率领骑兵来到淮河南岸后,并没有等朱棣的前线开始吸引火力,再趁机进攻。
    而是主动出击,率先出击了盛庸的部队!
    因为盛庸的预设战场在淮河的水面上,如果真要等到朱棣的前线吸引注意力,那南岸这边的士兵早已登船去截击朱棣了。
    那他们这些先行渡江的人也就偷不到他们的屁股了。
    所以他们要先攻!
    等他们把南岸这边搞乱,朱棣那边再进攻,才能达到扰乱后方的战略目的。
    大家也不要以为这支奇兵人数少,打不赢盛庸麾下的水师。
    水兵的一身功夫都在船上,对于陆地上的战争不太熟悉。
    所以他们一碰到当时的陆上最强兵种——骑兵的时候,立刻就迎来了大溃败!
    欸,这时就有一夜七次郎要问了:
    为什么江南的水师不跑到船上去呢?
    那自然是因为登船是需要时间的!
    淮河是很公平的,当你有船的时候,他是坦途。
    可是你要是没船,那么淮河就变成了天险!
    这与你是不是水兵,会不会游泳,没多大关联!
    所以他们被身后的骑兵一追,只能人挤人,拼了命的往船上跑去。
    因为跑的慢了,是真的会死!”
    “那……那他们为什么不回头拦住骑兵呢?摆一个长枪拒马阵不行吗?就是那种齐刷刷的,把枪头往骑兵的方向戳的阵型。”李宾翰突然问到。
    不等陈文回答瘦子首先露出了疑惑的表情:“啊?宿舍长你说什么?水兵,摆陆军的方阵?”
    但是随即他又想到了,现在他的神智还没有恢复,于是只好耐心的解释起来。
    “水师的操练内容和步兵的操练内容是不一样的。
    淮河的船小,载不了大重量。
    所以他们这些水师,一般都是不披重甲的。
    而他们的武器,早就已经不是长枪了!
    而是近战大刀配合,火铳,大炮!
    这一点是从抗倭名将俞大猷所说的:“海战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,以大铳胜小铳;以多船胜寡船,以多铳胜寡铳。”看出来的。
    虽然这个俞大猷不是朱棣时期的人,但是也能从他的言语中,大致推断出盛庸水师的武器配备。”
    陈文在一旁应和道:“瘦子说的没错,当时的水师就是火铳兵,加上步兵。
    还是那种无重甲的步兵!
    步兵无重甲无长矛,怎么能拦得住已经突脸的骑兵?
    所以只能跑了,跑到船上脱离岸边,或许还能有一条活路。
    可是等他们离开了岸边之后,却绝望的发现,燕王朱棣,驾着船过来了!”
    “燕王朱棣是北方军,为什么南方精通水战的水师,在江面上遇到朱棣,会害怕呢?”
    胖子只喜欢历史和他背后的弯弯绕绕,不像陈文和瘦子这样,迷恋战争的细枝末节,所以他不懂,为什么水战的内行人要怕外行人。
    瘦子回答了他:“因为火铳的火药会受潮,所以在没开战的时候,一般都会存放于岸边干燥的营帐内。
    又因为他们不知道朱棣派了一支部队过来,所以在他们的计算中,朱棣那边的船还没有造够,距离朱棣渡江应该还有一段时间。
    而朱棣,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!”
    “说的没错。”陈文在一旁说道:“自古以来,以弱胜强者无不善用奇谋。
    而朱棣,作为一个将领,谋划之道,其实足以排上封建王朝的前列!
    虽然他表现出来的一直都是偷屁股罢了,不过咱们可以给田改个名字,叫做战略纵深大迂回战术,是不是就高大上起来了。
    好了,不说这些了,还是说说盛庸麾下飘在淮河的水师吧。
    这帮上了船的水师,手中既无兵器,也无粮草。
    南岸,被朱棣的奇兵给夺下了。
    北岸,朱棣率领的北方军正在缓缓驶来。
    就算他北方人再也不怎么擅长水战,可他们手里都握着刀枪啊!
    无奈之下,当时的水师都督陈蠧,率领大明水师投降。
    而陆上的盛庸,则是继续狼狈的逃窜,逃到了长江的高资港。
    到了高资港,金陵可就在附近了哦~
    你们想想啊,京城跟前天子脚下,你一个将军要不要听朝廷的话?
    为了日后继续在官场做官,那自然是要听的嘛!
    那么当时的朝廷,又是怎么想的呢?
    当时的太子师方孝孺说:长江可当十万兵!江北的船已经烧完了,他朱棣还能飞过来吗?”
    胖子看见回到自己熟悉的话题了,于是立马接上去了:
    “当时朝廷的意思就是这样。
    所以他们既没有换上一个更加得力的将军接替盛庸的工作,也没有大量派人支援盛庸。
    可是时代变了。
    朱棣他有水师了!
    陈蠧作为水师都督,而且还是在江南这一带混的,哪里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调船过来?
    于是他们就从高邮泰州这些地方,“弄”来了一些战船。
    将它们交给投降的水师之后,朱棣已经可以不用绕后去偷人家屁股了。
    让陈蠹的水师在江面上,和盛庸紧急抽调过来的水师正面打了一场之后,朱棣——
    来到了金陵城下!
    在这个时候若是依靠金陵的坚城据守,建文帝朱允炆还能支撑上一段时间!
    或许再等一等,就会有人来勤王了呢?
    可是,历史就是这么捉弄人。
    宿舍长,你还记得李景隆吗?
    就是那个50万大军和60万大军都打输了的那一位。
    李景隆是将门之后,由于他这两仗都打输了,这也就让那些文官抓住了把柄。
    文官集团们想要恢复宋朝的地位,就必须清除武官对朝廷的影响,就必须喊出那一句:东华门外唱名者,方为好男儿!
    所以方孝儒他们才拼了命的劝谏建文帝杀了李景隆,妄图重新打折武将们的脊梁。
    朱允炆才上位几年,而李景隆又和他们朱家沾亲带故,所以他下不去手,只能将他革职,这才堪堪平息了文官引起来的动荡。
    可是谁能想到朱棣能杀的这么快,在李景龙第二次大败后没过两年,就杀到了金陵城下。
    而当时的金陵城,建文帝可以相信、且有过带兵打仗经验的人,好像就剩下一个李景隆了。
    于是被革职的李景隆,再次被提拔,作为这一次守卫金陵的总指挥!
    那么当时的李景隆又是怎么想的呢?
    在两次大败之后,他的政治生涯就已经完了。
    而且文官们还聒噪着要建文帝杀了他。
    要不是朱允炆还念旧情,那他们现在已经被抄家灭族了。
    这次让他守卫金陵,还是因为建文帝无人可用,所以才轮到他的。
    那么这一次他守好了城,又能得到什么呢?
    守好城池,不过是做到了一个将军该做到的事情罢了。
    能给到他的最高封赏,也不过是官复原职,重新变成贵族罢了。
    日后他们绝对不会让他领兵。
    因为他们害怕,那两次大败会再次发生。
    那他又守护住了一些什么呢?
    不过是那帮想置他于死地的文官,再加上那个端坐于皇位之上的青年罢了。
    如此一想。
    倒不如……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