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男寝关灯后,夜谈直播万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4章 马踏金陵!
存入书签 我的书架 返回目录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可能导致更新不及时,访问最新更新请点击


    “不要再说了,不要再说了……”
    永乐朝。
    李景隆的府中。
    听着天幕上的娓娓道来,李景隆以长袖覆面,双手捂耳,整个人差不多都要钻到桌子底下去了。
    这实在是太丢人了,两次大军战败的细节,再加上自己为什么要打开金川门的心理活动,全部都被后世之人给暴露出去了。
    他李景隆不要脸的吗?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洪武朝。
    “哈哈哈哈,我记得这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吧?没想到啊没想到,最后居然是他给打开了城门,让老四进来了。”
    朱元璋乐呵呵的拉着马皇后的手,笑看他永乐朝里发生的事情。
    他已经想开了。
    既然朱棣有几分本事,那让他来当这个皇上又有何不可?
    而且通过这次后人讲解靖难之役,他也了解了一些在洪武朝没有这么声名赫赫的人才和小人。
    这对他日后的政务工作安排是极其有利的。
    至于这李景隆,日后先考教一下他的才学,如果真的能用,那就让他去练兵吧。
    如果不堪大用,那就让他去当一个闲散贵族也是挺好的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天幕。
    弹幕。
    “什么意思?不如什么?这胖子老是吊人胃口!”
    “开城门了吧?绝对是开城门了吧?!李景隆”
    “不战而降,匹夫所为!(吕布)”
    “审时度势,有勇有谋。(司马懿)”
    “降得好啊,他叔侄俩打生打死都是他老朱家的事情,再牵连无辜的人进去,那就是不义了。(李世民)”
    “北方军长途奔袭,金陵城作为国都,应对这支疲惫之师,挡下来几个月应该不难。(赵光义)”
    “弟弟,这就是你所不懂的地方了。李景隆开门献降这件事,不仅要看战争方面的意义,还要看到背后的政治博弈!(赵匡胤)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“?”
    “弟弟,你怎么又不说话了?(赵匡胤)”
    “真是的,咱们宋朝的人怎么都奇奇怪怪的?(赵匡胤)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虽然历朝历代的观众们,都已经推测出李景隆最后还是开城门投降了。
    但是404宿舍,胖子的话音才刚刚落下。
    “不如开门献降!讨一个从龙之功!”
    “接下来呢,接下来呢?”李宾翰的双眼有了些神采。
    “接下来?
    接下来就是朱棣顺利进城,当场给李景隆封了个光禄大夫、左柱国,年俸禄千石!
    再接下来当然是:侄子,我的乖乖的小侄子,你四叔来找你算账来了!
    听说李景隆开门献降,朱棣马踏金陵。
    朱允炆已经慌的要死了!
    他召集朝臣开了会,以商讨应对之策。
    那一场会他们讨论了什么,我们不得而知。
    我们只能知道,最后朱允炆的宫殿起了大火,建文帝不知所终。
    有些人说建文帝已经成功逃跑,也有人说他被火烧死了,甚至还有传言,建文帝是被手下杀死,朱棣为了不背负杀侄子的罪名,所以才把藏有尸体的宫殿一把火烧了。
    反正这皇帝失踪了,国不可一日无君!
    那么接下来,就是另选一个新的皇帝了。
    选谁呢?
    朱棣拎着淌血的大刀正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看着呢。
    分明有一种如果结果不让他满意的话,那就再次奉天靖难的气势!
    那行吧,就朱棣来当吧。
    虽然有些违反了朱元璋定下的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的规定,但是我们可以把建文帝的年号改一改啊!
    今年不叫建文四年了,改叫洪武35年!
    既然现在还是洪武朝代,那么朱棣就是洪武朝代的嫡长子!
    他拥有合法的继位权!
    好!
    喜大普奔!
    既然我是嫡长子,那么我可要继位咯?
    继吧,继吧!
    我们大明朝可不能再打仗了!
    于是他们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,登基!
    这古代的登基啊,是有讲究的!
    古代的封建皇帝都自称天子,寓意是他们这个皇帝之位,是受上天赋予的!
    所以在登基的时候,需要禀告上天!
    那么禀告上天的这份文书,应该由谁来写呢?
    当然是提出天子这个理念的儒生们了!
    当代大儒名声最响亮的是谁?
    方孝儒!
    这方孝儒啊可是被姚广孝称为当今天下的仅剩读书种子啊。
    所以虽然朱棣从北平下金陵的时候,打的口号是:陛下被奸人所蒙蔽,所以奉天靖难。
    但是对于这个仅剩的读书种子,朱棣还是打算放他一马。
    所以进了金陵城后,方孝儒愣是一点事都没有。
    而现在,朱棣打算让这个读书种子发挥它的作用了。
    来人,把方孝儒请上来。
    方孝儒重新踏上这座熟悉宫殿后,一时之间,悲从心来,于是哭得昏天黑地,整个大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听见了!
    朱棣对他还是蛮尊重的,看见他哭得这么伤心,甚至还走下皇位到他跟前安慰道:“先生不要自取忧苦,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。”
    方孝孺说:“那周成王在哪里呢?”
    “死了,被火烧死的。”
    “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?”
    “他爹玩火都控制不住火,反把自己烧死了,让这个玩火还会尿炕的孩子来,只会死得更快。
    所以还是让一个玩火不会自焚的成年人来吧,最起码不会尿炕。”
    “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?”
    “嘿!你听不明白话是吧?这是我们老朱家的事情,你只要书写继位诏书就行了!”
    方孝儒连连摇头,“不写不写,就让我死了算了!”
    “你干嘛不写?你敢不写我就诛你九族!”
    “有种你诛我十族!”
    “好,那就诛你十族!”
    朱棣一声令下,史上第一个被诛十族的人出现了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十族?十族是那十族?”
    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有些绷不住了。
    古代九族有两种说法:
    一种是父族四、母族三、妻族二。
    另一种说法是上自高祖、下至玄孙,包括高祖父、曾祖父、祖父、父亲、自己、儿子、孙子、曾孙、玄孙这九代直系亲属。
    他们还从来都没有听说过,有什么十族啊?!
    难不成,明朝还改过宗族制度?
    就连朱元璋,也在天幕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    不过很快,后世之人给他们做出了解答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这十族啊,其实是古代的九族基础上,加上了方孝孺的学生们,这才凑成了十族!”
    “不过这十族,诛得还是挺不错的。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